社保新规9月1日起实施!再也不怕上海社保断了影响落户!202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将正式施行,其中关于社保缴纳的条款引发广泛关注。新规明确: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单位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否则员工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这一政策调整对上海落户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社保断缴、补缴等问题,成为计划落户人群的核心关切。
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上海落户条件?点击【上海落户条件自测】一键自查
新规最大的变化是强化了社保缴纳的强制性,并明确了单位未缴社保的法律责任:
“不缴社保”约定无效
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协议,单位与员工约定“不缴社保”均被法律否定。过去部分企业通过“现金补贴”诱导员工放弃社保的行为,将被彻底禁止。
单位赔偿责任
若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员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1年赔1个月工资)。例如,工作5年的员工可获5个月工资赔偿。
补缴与罚款风险
单位未缴社保的,需补缴欠费及滞纳金;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影响企业信用评级。
上海落户政策中,社保缴纳是核心条件之一,直接影响申请资格与审批结果:
🔶居转户:7年社保累计是基础根据《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申请人需持证期间依法缴纳社保满7年(补缴不计入)。例如,无中级职称的申请人需后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2倍(22792元/月)。
🔶人才引进:高基数社保是关键
硕士学历在重点机构工作满1年,需缴纳2倍基数社保;
本科学历在重点机构工作满2年,需缴纳2倍基数社保;
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人员,建议缴纳6个月2倍基数社保。
🔶留学生落户:连续缴纳不可断
留学生需在同一家单位连续缴纳6个月1倍基数(11396元/月)社保,断缴即需重新累计。
社保断缴对落户的影响因落户类型而异,需针对性应对:
⚠居转户:断缴期间不计入有效缴纳年限,但已缴纳的月份仍可累计。例如,7年居转户中若断缴1年,只需后续累计满7年即可;若断缴导致后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不达标(如未达2倍),则需延长缴纳时间。
⚠人才引进要求连续缴纳社保,断缴需重新累计年限;
⚠留学生落户要求“最近6个月连续缴纳”,断缴即清零。
断缴后补救措施
单位未缴:要求单位补缴,并保留工资条、劳动合同等证据;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电话12333)或申请劳动仲裁;
个人原因断缴:灵活就业人员无法补缴;在职人员需通过年度调薪、绩效奖金等方式自然增长社保基数,避免“硬调”被拒。
上海落户政策中,不同人群需满足的社保基数差异显著,需精准规划:
居转户:分阶梯缴纳
7年2倍社保:后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2倍(22792元/月),无需中级职称;
7年1.3倍社保+中级职称:后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1.3倍(14815元/月),需取得中级职称;
5年3倍社保:科技和技能人才适用,后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3倍(34188元/月)。
人才引进:高学历高基数
本科+重点机构+2年2倍社保:需在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机构工作满2年;
硕士+重点机构+1年2倍社保:工作满1年即可申请;
博士/高级职称:无社保年限要求,但建议缴纳3个月2倍社保。
留学生落户:分院校分层缴纳
TOP50院校:直接落户,无社保要求;
51-100院校:缴纳6个月1倍社保(11396元/月);
国外非高水平大学硕士:缴纳1年1.5倍社保(17094元/月)。
社保新规9月1日起实施,通过强制缴纳与赔偿机制,为劳动者权益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对于计划落户上海的人群而言,社保缴纳的合规性已成为决定申请成败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居转户、人才引进还是留学生落户,均需提前规划社保基数,避免断缴或补缴风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点击下方在线咨询,专业人员随时在线答疑!一对一规划解答落户上海、提升学历、申请职称、积分上学等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
版权声明
一对一规划顾问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