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落户社保基数会涨吗?”“不同落户方式对社保基数要求有何差异?”前段时间由于新一轮社保基数调整窗口即将开启,非沪籍朋友们对社保基数与落户政策的关联性关注度持续升温。本文将结合上海市人社局最新政策,梳理上海2025.7-2026.6社保基数标准,并详细解析居转户、人才引进、留学生落户等五大主流落户方式对社保基数的具体要求,助您提前规划落户路径。
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上海落户条件?点击【上海落户条件自测】一键自查
1. 官方确认:社保基数暂不调整
根据上海市人社局2025年6月23日发布的通知,2025年7月1日起,上海落户相关社保基数标准继续执行11396元/月,延续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的基数水平。这一决定基于当前经济形势与人才引进需求,旨在降低落户门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
2. 社保基数上下限:暂未公布
尽管落户社保基数已明确,但2025年7月-2026年6月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即最高36921元/月、最低7384元/月)尚未公布。参考历史规律,上限通常为社平工资的3倍,下限为社平工资的60%,预计将于2025年7月底前由上海人社局正式发布。
3. 社保基数与落户的关系
社保基数不仅是衡量申请人收入水平的核心指标,更是落户审核的“硬门槛”。例如,居转户要求后3年社保基数达1.3倍或2倍,人才引进需满足2倍基数,留学生落户则根据院校排名设定不同基数要求。
(一)居转户落户:
1. 7年居住证+7年社保个税+中级职称
社保要求:后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1.3倍(14815元/月);
成本测算:以1.3倍基数计算,个人月缴纳社保约1556元,单位缴纳约4024元。
2. 7年居住证+7年社保个税+无中级职称
社保要求:后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2倍(22792元/月);
成本测算:个人月缴纳社保约2393元,单位缴纳约6190元。
3. 5年居住证+5年社保个税+3倍社保
社保要求:后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3倍(34188元/月);
成本测算:个人月缴纳社保约3590元,单位缴纳约9285元。
(二)人才引进落户:
1. 博士/高级职称人才
2、硕士学历学位+1年2倍社保+重点机构;
3、本科学历学位+2年2倍社保+专业技术、管理、创新团队核心成员+重点机构;
4、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认定证书(技师)的技能类高技能人才+2年2倍社保+重点机构;
(三)留学生落户:
1. 世界排名前50院校毕业生:无社保基数要求,回国后2年内来沪工作即可;
2. 世界排名51-100院校毕业生:缴纳6个月不限基数社保;
3. 世界排名101-500院校毕业生:缴纳6个月1倍社保(11396元/月);
成本测算:个人月缴纳社保约1197元,单位缴纳约3095元。
4. 世界排名500名外院校毕业生:缴纳12个月1.5倍社保(17094元/月);
(四)应届生落户:
1. 直接落户条件
适用人群: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
优势:无需社保基数要求,毕业当年即可申请;
材料:需提供毕业证书、就业协议及社保记录。
2. 72分打分落户
适用人群:普通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
评分标准:上海应届生落户72分是什么?分数不满72分怎么挽救?
(五)投靠落户:
条件:结婚满10年,配偶为沪籍且年龄满35周岁;无社保基数要求;
2. 子女投靠:父母一方为沪籍,子女未满16周岁或普通高中就读;无社保基数要求;
风险提示:需确保子女符合计划生育政策。
1. 社保基数调整的三种方式
年度调薪:通过公司年度调薪自然增长,风险最低;
更换单位调整:每月5日-26日可操作,但需确保社保账户连续;
网上申报调整:通过“上海社保自助经办平台”手动调整,需补缴差额。
2. 风险规避要点
⛔禁止“硬调”:直接将社保基数从最低调至高位,易被认定为“投机取巧”;
⛔避免社保断缴:短期断缴(1-3个月)影响购房资格,长期断缴(超6个月)影响养老金待遇;
⛔确保“三地一致”:劳动合同、社保缴纳、个税申报单位需一致,避免代缴风险。
社保基数是落户的“量化标尺”,上海2025.7-2026.6社保基数落户标准虽维持11396元/月不变,但不同落户方式对社保基数的要求差异显著。从居转户的1.3倍基数到人才引进的2倍基数,从留学生的无基数要求到投靠落户的无社保限制,申请人需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优路径。如果大家在落户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专业人员随时在线答疑!一对一规划解答落户上海、提升学历、申请职称、积分上学等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
版权声明
一对一规划顾问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